10月22日下午,受海洋之神8590优惠大厅邀请,福建省立医院党委副书记、第47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福建省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专科护理队领队李红带领福建省立医院部分援鄂医疗队员一行8人入校开展援鄂战“疫”宣讲。随着回忆的深入,不少队员哽咽讲述,全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活动由福建卫职院院长许能锋主持。校领导、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护理辅导员、护生代表等230多人听取了演讲。活动还设分会,全程通过线上课堂直播,有近千名师生在线观看并积极评论。

学生代表为报告团嘉宾送上鲜花与卡通熊护士表示敬意
这场战“疫”,让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得到最高体现
曾任福建卫职院副院长的李红书记说,非常荣幸回到卫职院,跟校友们分享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的点滴。
李红书记的演讲题目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之舱》。2月4日,福建护理专科队雨夜集结,飞抵武汉。这支队伍由福建省9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56家医院103名护理人员组成,平均年龄32岁,负责方舱240张床位,队员有一半是90后年轻护士。在福州飞往武汉的飞机上,李红书记看出一些队员情绪起伏,于是对大家说:“希望大家心态回归平静,回归岗位。我们就是平凡的护士,这里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的是我们对患者温暖的慰藉和专业的技能。”
正是这句话,成为队员们的精神引领。东西湖方舱正式开舱。福建护理专科队是首支进舱的团队——他们个个都经过培训考试,通过者被选出组成“先锋队”,毫不畏惧地站在方舱门口迎接病人。
经过30天的工作,福建专科护理队和20支医疗队的1179位医务人员一起,累计首支患者1760名,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方舱也成了护士成长的黄埔军校。
李红深情地说:“这100多位学生是20多年执教生涯里带过的最勇敢的学生,我获得的最高荣誉,是队员们叫我一声‘李妈妈’。”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护理部主任,福建省立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护理领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陈晓欢,也曾兼任卫职院护理系外科教研室主任。陈晓欢主任演讲的题目为《用专业的爱守护患者》。她所在的队伍是被称为“省立蓝”的138人队伍,进驻的是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Z12病区。陈晓欢主任回忆,工作时,轮休的名额成了“烫手山芋”:“我是党员,我不要下岗”、“我是责任组长,我不要下岗”、“我最小,我不要下岗”、“我身体素质好,我不要下岗”……谈及患者出院时,向护士求一个拥抱,陈晓欢护士长不禁哽咽。
和陈晓欢主任身处同一支队伍的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长危艳萍,当年是卫职院英护1班班长。她回顾了在武汉重症病房工作的日子,感叹“我们在做着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这场战‘疫’也让我们的职业价值得到最高体现”。她鼓励同学们珍惜时间,珍惜健康,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祖国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因为一段39秒提灯巡视病房的视频意外“走红”的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护师、福建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蓝钰菱也讲述了她的战“疫”经历。她说,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的日子,只是做了每个护理人日复一日都在做的事。虽然短暂,却可以烛照一生。
让新时代“南丁格尔”精神继续传承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学院师生代表与报告团展开亲切交流。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杨盈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可以说是她的第二个家乡。今天能近距离地与英雄们面对面交流,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杨盈说:“从队员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师德师风教育,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今后,我将把报告会搬进我们的课堂中,用心来打造,用情来感染,用力来创造,让更多的同学们接触到、感悟到并且将它付诸实践。”
护理系人文教研室刘菲菲老师说:“打动我的不仅仅是队员们的精湛专业能力,更多的是疫情下逆行的精神、那份对工作的责任感、视患者如亲人的爱心。作为一名人文护理的教师,我会把今天的所见所闻说给我的学生们听,也打动他们,让新时代‘南丁格尔’、‘提灯女神’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也一定会认真地把学生们教育好,让他们具备能力、责任和担当,去从事这份伟大的工作。”
20护理308班何雨婷说:“身为‘00’后的我们,应该向前辈们学习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日后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报效祖国,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报告团同行的援鄂校友陈芝薇、王勤、张丽钦、李文富也与现场师生分享了战疫感悟,并寄语学弟学妹们。
(新福建APP 2020年10月29日 链接;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23/852192.html?isView=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