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APP 2022年1月24日 链接:https://www.fjdaily.com/app/content/2022-01/24/content_1295483.html)
(福建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1月21日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IBAsTOTIHSSF3irz0Sd2A)
近日,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在海洋之神8590优惠大厅举办,比赛云集了来自全省16所高职院校32名选手与10所中职院校的21名选手。在高职组比赛中,海洋之神8590优惠大厅(简称福建卫职院)2020级护理309班黄炎珍,摘得一等奖第一名。

黄炎珍(第一排左二)
“老师,我好想哭!”赛后,得知成绩的黄炎珍第一时间给曾任中职班兼职班主任的吴美丹老师发了信息。当时,还在赛场负责协调工作的吴美丹抽空回复消息:“我也是!祝贺你!”
四年前,黄炎珍等88名同学进入福建卫职院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班,该班先后有28人获得省市校级各类奖项,最终考入大专51人。3年的中职精准扶贫班培养,让他们的人生不再迷茫,焕发出新的光芒。

2017级护理(中职)精准扶贫班入学军训
“断层式领先”勇夺省赛第一名
黄炎珍是技能赛的“老将”了。这是她第四次参加省级技能比赛。但压力一点也不小。

黄炎珍首次代表学校参加2019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中职组)比赛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汇聚了全省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高手学生,也是全国技能比赛的选拔通道。以往,卫职院是这个比赛的“得奖大户”。然而,随着其他院校的奋力赶超,加上每年赛项的更新,竞争激烈。去年学校错失了该项比赛的第一名。
在黄炎珍看来,虽然大家没有明说,但今年,老师们都铆足了劲,就是冲着第一名去的。这也让她背负着不小的压力:备赛的一个月,她只休息了2天。培训老师列出的计划表是,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黄炎珍经常给自己“加码”,学到凌晨1~2点。

技能赛中,有不少是新的知识技能项目。新的项目,意味着选手必须有钻研精神,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操作。卫职院护理技能竞赛团队总负责人刘菲菲老师曾是中职班的任课老师。这次,她明显地感觉到,炎珍这个孩子有“悟性”了:“经常看到她在那反复揣摩细节。比如有一项操作是吸痰,其中一个动作是撕开塑料管的包装纸。炎珍就会反复试验,要从哪一面撕开,怎么折叠避免污染,抽出的时候用哪根手指。”
而黄炎珍在备赛时表现的抗压和协作能力,更是让老师们觉得她成熟了。吴美丹老师说,过去,炎珍对比赛有明显的喜好:偏技能,轻理论。总要“逼”着她背知识点。现在,炎珍懂得怎么进步了。在背诵知识点的过程中,黄炎珍对她说,第一次觉得理论很有意思。面对同样是竞争对手的一年级新生,她还会主动把资源提供给他。
魔鬼在细节中,得分也在细节中。在技能赛中,每一个误操作就要扣除0.1分,最终,黄炎珍以超越第二名2分的“断层式”领先,稳稳夺得一等奖第一名。
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至今,老师们还与中职班的学生保持联系。在他们看来,黄炎珍是个好苗子,但其他学生也同样是“限量版”。

黄炎珍(第二排左三)和精准扶贫班同学参加福建省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暨颁奖典礼
回到中职班办学之初,所有人可能都很难想象学生们能取得这样的成长。
2017年初,福建卫职院成立中职护理专业精准技术扶贫委培班,招收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的初中以上学历的学生。被录取学生按照国家政策实行中职生免学费入学,由政府、 企业、学院承担学生的住宿费与生活费,学生们还可获得相应奖、助学金。经过一对一面试,最终88人入学。
扶贫班给学院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班级的不少人入学前曾在社会上打工,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中途休学,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且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差,导致班级学风较差。
为扭转局面,学校通过加强思想引领,营造学生成长以及专业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包括福建卫职院党委书记曾武祈等校领导在内的15名党员老师与15个宿舍形成一对一帮扶。这种一对一帮扶,不断出现在中职班的技能竞赛、执业资格考试等阶段,持续地为他们的关键阶段铺路。最终考入大专51人,近年来,28人获得省市校级各类奖项。
甚至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关心和支持依旧延续。
中职班毕业后,罗昌俊考上了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当时,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他一度非常犹豫是否要继续读书。护理学院党总支原书记谢涛请他安心读书,主动提出每个月资助一部分生活费,减轻他的生活负担。如今,他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去年9月份,疫情突袭福建。罗昌俊响应学校号召,作为学生领队,参与了三明地区的核酸采集工作。罗昌俊说,很感激中职班三年打下的基础,让他爱上了护理专业,也让他的人生方向更加清晰。
夏希平之前也是中职班的一员,她坦言,当时,她对人生的态度就是“及格”就好,实在完成不了的就逃避。而中职班的老师始终拿出100分的热情对待他们,让她觉得自己和同学们始终是被关注、被支持和被信任的,对自己的人生也不应放弃。去年,她考上了卫职院护理学院高职班,老师们对她的评价都是变“积极”了。她说,老师们让她知道了“努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她知道了“如何去努力”。
黄炎珍也说,4年的学习,让她对专业知识,临床思维,人文素养护理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对学习和生活更加热情:“我对护理这个专业越来越笃定,也对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笃定!”
卫职院护理学院副院长王宪宁说,学校发挥护理职业教育优势,打造“校政企社”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融合“教育扶贫”与“健康扶贫”两条主线,主动适应“健康中国2030”,“健康福建2030”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培养出下得去、上得来的健康照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