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东日报》2022年3月23日A02版 链接:http://www.cnepaper.com/mdrb_ty/html/2022-03/23/content_43105_14635226.htm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卫生人才建设,为健康宁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强队伍 激活力 促发展
2月27日,福鼎市医院与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程惠华教授名医团队签订“程惠华教授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
程惠华名医师带徒工作室是福鼎市医院第7个名医师带徒合作项目,同时也是该院步入“高精尖”肿瘤放射治疗的一大跨步。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引入,放射治疗的学科建设与实践,让福鼎区域肿瘤防治工作不再“缺胳膊少腿”,为肿瘤患者“大病不出县”提供保障。先进的放疗仪器、专业的放疗团队、完善的治疗手段、多学科综合诊疗,为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机率提供有力保障。
人才是保障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卫健系统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人员数量稳定增长、人才政策创新出台、柔性引才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激励机制日趋完善,为健康宁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配套政策不断建立健全。我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宁德市选拔引进医疗卫生人才操作细则》《宁德市中医传承人评价认定办法》《名医遴选办法》《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制度》《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操作细则》等卫生人才政策文件。2020年7月,以中共宁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坚持立足自主培养,向紧缺倾斜、向一线倾斜的原则,提出十四条措施,针对性解决宁德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弱项短板问题。该政策涵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激励等方面内容,共发放奖励补助款等1300多万元,为引才留才提供强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化。2009年起,我市启动医学生定向委培计划,按照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等部门有关部署要求,我市先后委托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厦门医学院为我市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委托海洋之神8590优惠大厅为我市培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生,已累计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定向生1028名。
——人才评价渠道不断打通。每两年开展一次卫生人才评选工作,共有21人入选“宁德市名医”、10人入选“中医传承人”。择优推荐人才申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引进人才、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宁德市特支人才等,共有6人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入选百千万工程省级人选,3人获省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省引进高层次人才B类、2人C类,39人入选宁德市特支人才,极大地鼓舞了卫健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创新。2018年以来,市卫健委创新开展柔性引才,建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制度,引进一批北京、上海、浙江等高水平医院专家团队,成立34个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和1个院士工作站,带动建成46个县级名医“师带徒”工作室,推动宁德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不断创新的引才方式、日益完善的用人育人机制,让我市走出卫生人才引、用、育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与2012年相比,增长率分别达55.11%、49.76%、78.14%。五年来,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分别增长25%、38.54%、37.85%。全职引进医学博士2人,柔性引进境外医学博士2人,实现高层次医疗人才引进新突破。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332人,有效缓解临床用人紧张问题。
在名医团队指导下,宁德市医疗机构新建成4个省级“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16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宁德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获评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宁德市闽东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中国心衰中心标准版和高血压达标中心三个国家级认证。在名医“师带徒”工作室推动下,宁德市引进1名加拿大医学博士,1名医师荣获“全国优秀规培基地主任”荣誉,3名药师获“第六届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南区半决赛”三等奖,培养本土徒弟581人,22名医师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鸿雁归来,筑梦桑梓。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诊疗服务水平,让人才更有信心留下来发展。宁德籍医学专家——美国ECFMG认证医学博士、加拿大胃肠肝病研究中心主任刘剑锋,在2021年与宁德市中医院签订了第二轮续聘合作合同,正如他所言,“我很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也希望宁德市中医院肿瘤科学科水平不断提升,造福更多闽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