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 正文

熊美兰同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9-14 】

在参加我院党校第十一期管理干部研讨班(复旦大学)期间,作为党性教育专题活动,2018年7月5日下午,我随研讨班学员一同前往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实地参观学习。这是我继2016年参观之后的第二次前往学习,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我再次接受了革命精神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极大激励身为思政课教师的我扎根岗位立德树人的信心和力量。

当天下午雨不小,却无法阻止大量的民众有序排队进入展览馆学习热情。在一大会址,我首先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站在火红的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前面前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按序分别为“序厅:起点”“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集开天辟地”“尾声:追梦”等专题展区,陈列着大量实物、图片、雕塑和沙盘。我一路细心端详珍贵的文物和史料,用心记录着每一个让自己感动的细节,在重温的创建历史和美好未来展望奋斗之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的了解和体会。参观会址接受党性教育,使自己的灵魂再次受到触动,思想得到了洗礼。

近百年前,在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亡之路,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血腥风雨中创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历史和事实有力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国强民富。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在耳。自从1921年建党97年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不断坚持为之不懈奋斗,并成为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支撑。进入新时代,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还要靠我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坚定永远奋斗的决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90后及0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紧紧立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这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身为思政教师,我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殷切期望,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了解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与时俱进,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必须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下功夫,始终铭记初心和责任使命,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和人民教师。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引导学生做到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踏实、肯干、改革、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在工作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真正的现实紧迫感,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练好教育基本功,努力实现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