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作为忠诚信仰的践行者、核心价值的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领者,马院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要求,担当立德树人、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帮助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教师广泛收集典型、感人的育人素材,充分挖掘校友和在校生的先进事迹,以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有理、有据、有情地讲好战“疫”故事,将“疫情防控”案例转化为“思政金课”;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推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医药卫生行业后备力量和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案例一:张继先,疫情上报“第一人”
故事要从2019年12月27日早上,呼吸科交接班时,张继先看到前一天一对夫妇只是普通的发烧、咳嗽,拍出来的胸部CT片胸片后,凭借自己医学思维和敏感性,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经过人类常患的各种病毒检查后,全部呈阴性,“这到底是什么病?”张继先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便把事情反映给上级,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在所在医院建起隔离病床,隔离区,在网上买细帆布的白色工作服,当做隔离服。一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够人传人,这30套“防护服”终于完成自己的使命。由于处理得当、上报及时,在疫情大面积爆发前,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患者交叉感染。“医护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她说。张继先不断为同事们加油鼓劲,她告诉团队,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从12月底到现在,我们几乎都没有休息过。每天从睁眼忙到天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概念了。下班倒头就睡。”张继先说。
据了解,医护人员仅脱一次防护服就需要耗时半小时,有27个步骤,需要12次消毒双手。防护服不透气,还要戴N95口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全部都湿透。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医护人员几乎一天不吃不喝。因为N95口罩贴合很紧,许多人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压疮。
疫情的逐渐蔓延,考验着无数医护人员,考验中华民族的人民。

案例二:15岁少年千里走单骑!从国外“人肉”背回1.5万只口罩
印度尼西亚华侨游和洲心系祖国和家乡,知道祖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在第一时间抢购口罩。然而,就在收购的口罩整装待发时,却碰到了难题:因为运费极其昂贵,最好是有人坐飞机带回国内,但面对此时疫情形势严峻的中国,当地无人愿意担此重任。此时才刚到舅舅处没几天的准备度假的外甥赵珺延挺身而出,放弃假期,主动请缨带回口罩送到家乡温州,他和妈妈通话时说:“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

案例三:忙碌的运输工
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全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商场到小区,都实行封闭是管理,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很寂静。没有车声,没有人声,早晨能清楚的听见鸟叫。除了医护、公职人员,在上班的,还有快递员。各个地方都限制人口的出入,而快递员就成了运输物资的重要途径。
92年出生的袁双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武汉汉阳区一家配送站的站长。他瞒着家里人说自己在值班,实际上每天在坚持送货,有将近一个月不敢碰儿子。武汉封城以后,他负责的配送站要担负起汉阳区一半的天猫超市包裹配送。每天天没亮,他就要开始忙碌,测好体温,戴好口罩出门。带着包裹穿梭于无人的街道,每一个包裹都可能是客户急需的,每单必送达是他的使命。支撑他在疫情下坚守岗位的,除了安全防护外,还有遇到的善良市民。送订单时,有市民担心他的安全,会通过门缝给他赠送手套,口罩。袁双的配送对象还包括医院,他发现,医院护士们定的最多的就是方便面。“他们经常凌晨三四点才休息,根本没时间吃饭,最多那天,我就往医院送了十几箱”。他说,“市民们的生活需要他们继续运转。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这种危急时刻,能为城市做点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有信心,与武汉共渡难关。我行!武汉行!”有单必送达,是武汉全城快递员的共同坚守。市民出不了门,是快递员们代替他们暴露在空气中继续满城奔跑。不是他们需要客户,而是客户需要他们。你不会想到,病毒肆虐之时,还有这些人也依然在努力工作。

案例四:医生也是普通人
在前线冲锋的武汉医生胡明,在接受采访时接了一个电话,忽然就泣不成声。
他听到自己的好朋友也被感染了,且病情发展很迅速,一瞬间,受不了了。

据统计,截至2月11日,医务人员占到全国病例的3.8%,其中有6人不幸去世。他们也是普通人,而他们却冲在最前线,在最危险的地方,守护人们的安全。
案例五:把我最好的给你
赠350吨“寿光蔬菜”后,山东再捐2000余吨蔬菜水果。河南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子为武汉捐了十万斤大葱。因为仓促联系不到机械,300多个村民到地里用手硬拔了三天。他们是来自河南洛阳嵩县闫庄镇竹园沟村!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莲花滩乡石板寨向武汉捐了22吨香蕉。摘完香蕉后,用摩托车队运送下山,交给司机们接力运送,其中一个司机开了1800公里。他说:父亲曾经在武汉服役。


这次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普通人喷出的巨大力量。这是最淳朴的中国人!他们拿出了他们的一切,最好的。
案例六:你是我的榜样
榜样不仅在远方,也在我们身边。这次疫情,或许我们才发现我们的父母不仅属于我们的,他们更是属于人民的,更是属于国家的。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的学长学姐。

陈雨雯,2016年毕业于我院护理专业,2015年1月在我院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福建省立医院工作。

在出发的时候,她写到:“每个人生来就不同,最终都归于尘土,与其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不如轰轰烈烈的闯一回。这句话一直陪伴我十年的学习生涯,它让我觉得,护理有它最独特的魅力,让我成长也让我“疯狂”。得知武汉疫情需要支援,我便瞒着家人义无反顾的报了名,当我们接到电话通知的那一刻,我知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生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去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一定平安归来。”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发出的心声,她仅想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多就一些人。

除了她,截至2月20日,福建省共派出1306名医务人员,不完全统计,我们闽卫院毕业的学子,共39名到武汉支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当初许下的医学誓言。你们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英雄!
我们虽不在一线,但每个人都跟这次疫情离不开,而作为医学生的同学们,更是身兼重任。
我校思政教师历来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高尚精神塑造人”,重视医学生医德医风培养,突出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道德。在此次新冠疫情战疫中,我校涌现出一批批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护一方平安的白衣战士,他们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业精德诚”的校训和“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这也令思政教师倍感欣慰和自豪!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疫情面前,以课堂为战场的思政课教师精心策划形势与政策、毛概、军事理论、就业指导课,积极运用腾讯微信、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宣传鲜活生动的战“疫”故事和文艺作品,提炼出了“医者仁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尊重自然”等育人元素,把当前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境,转化为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等。
经过一周多的思想洗礼,同学们都深受教育和鼓舞,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更加崇敬牺牲与奉献,更加热爱医药卫生事业,他们纷纷表示,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生活中,明确读书的责任,加强医德修养,积蓄兴国安邦的本领和才干。
来源:腾讯网搜狐网环球网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
撰稿:龙慧、邱萍、江洪 审稿:来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