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社团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青春队组织劳动教育专题宣讲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6-10 】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缺少辛勤耕耘之人。回望历史,有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看今朝,有青年为祖国科研事业热血奋斗,书写青春赞歌。劳动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引领我们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劳动精神。为了弘扬劳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青春队于2022年6月8日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胡济林的指导下开展小队学习交流。

同学们到达教学楼112教室签到后,由胡济林进行《解读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专题的报告,胡老师以解读的方式,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多个方面介绍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继承、发展,并结合大学生实际谈如何珍惜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等基本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胡济林指出,劳动创造人本身,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被尊重和鼓励,大学生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创造了历史,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与完善的源泉”,胡济林阐述的这些话语,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由郭世芳同学汇报《南泥湾精神》,李金妹同学汇报《艰苦奋斗精神》。两位同学制作的课件精美,演讲内容丰富,讲解语言连贯,让大家了解到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明白了什么是艰苦奋斗又如何养成艰苦奋斗作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勇于奋斗、敢于担当,做劳动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本次学习持续了60分钟,同学们对“劳动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认识到,“粒粒皆辛苦”古训孕育深刻的劳动教育内涵,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树立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同学们表示,劳动光荣是铿锵的时代强音,要让劳动精神为新时代注入了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热爱劳动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文字:房群宇、胡济林 审核:来朋珍 责编:张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