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地

学习天地
位置: 首页 > 学习天地 > 正文

宪法宣传周|学习宪法 你我同行

作者:   时间:2022-11-30   点击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同时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本次宪法学习周的活动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的五大部分

共有5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章“序言”、第二章“总纲”、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四章“国家机构”、第五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二、宪法的由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三、学宪法的重要性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有条不紊地运行的重要保障。而这其中的宪法是 国家根本大法,是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等都必须遵守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不仅对公民权利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规范国家权力的设置与行使,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等方面。 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己所能维护宪法尊严,促进宪法实施。

 

四、普法五个方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奠定了法制基础。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1.人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选举权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谁执法谁普法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宪法学习宣传列入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4.人身自由权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人格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海洋之神8590优惠大厅_hy3380cc海洋之神: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7543号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000005号
学院地址:福州市闽侯荆溪关口366号(邮编:3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