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容一直是我们很想在别人脸上看到的表情,但我们是否有过因为误会了别人礼节性笑容而做出了尴尬的事,是否也有过没有看出别人用笑容掩盖厌烦情绪而做出了不合时宜的事?
100多年前,法国神经学家杜兴·德·布伦就发现了真笑跟假笑的区别。他通过电流刺激实验对象脸部来观察肌肉是如何运动的,当他把电极放在实验对象的颧骨主肌的时候,实验对象呈现出了下图 A 所示的微笑表情,但是实验对象并没有感到真正的高兴(实验对象是一个脸部不能感觉到疼痛的人,所以实验中他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舒服)。
杜兴将图A 拍下之后,他拿下了实验对象脸上的电极,并对实验对象讲了一个笑话,当实验对象因为笑话而真正表现出笑容的时候,杜兴又拍下了图 B 。

如果忽略掉图A 实验对象脸上的电极,我们会发现很难区别出真笑跟假笑,但是假笑比起真笑还是会给别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那么我们到底用什么来区别笑容的真假?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发现,我们脸部的两块肌肉控制着笑容这个表情,第一部分肌肉负责上拉嘴角的肌肉,把眼角往下拉。这是一块可以靠意识人为控制的肌肉。
第二部分肌肉被称为轮匝肌,是指眼睛周围的肌肉,我们没有办法靠意识来控制(只有10%的人可以做到,所以你没办法根据这个途径来判断他是真笑还是假笑)。而第二部分肌肉就是判断一个人的笑容是否真心的最重要依据。为验证这个方法,我们先看下图,大家可以试着判断哪个是真笑,哪个是假笑。

我们将 C 跟 D 的眼睛部分单独拿出来看:

你会发现图片 D 眉毛以下、上眼睑以上的肌肉要比 C 的收缩强度大很多,褶皱的更加厉害。再看下面一组图片。

左边的这张是由右边真笑这张截取眼睛以下的表情跟毫无表情的脸合成的。我们继续把眼睛部位单独拿出来:

右边的轮匝肌有明显的收缩,眉毛以下上眼睑以上的褶皱也更明显。然后,再来一发:

这张略惊悚的图片是张合成图,这是一个正常人类无法做出来的表情,因为我们无法在龇牙咧嘴时不带动面部的肌肉运动。
笑容是否发自内心,我们可以通过那一小块轮匝肌的运动来判断,但不是说不是真心的笑容就是不好的,礼节性的笑容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去把他人的笑容分出真假来。还有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非真心的笑容都是为了礼节,假笑容在很多时候都会跟别的表情一起出现。

这是里根总统在受到图中这位女士的诽谤之后,还不得不去拥抱她时的一个表情,我们没法在图片上看清里根总统的轮匝肌是否有收缩,但是里根总统的微笑肯定不是表示他的内心在享受这种感觉,他收缩的嘴唇说明了他在极力的控制着自己。这是个典型的忍耐并微笑的表情。

这是尼克松总统宣布辞职时走下讲台的表情,这是他在白宫的最后一次演讲,含泪的演讲。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来,尼克松的嘴角有点下压,这是悲伤的标志,如果不是他强挤出来的一丝笑容,那么他悲伤的表情将会更加明显。我们也可以看的出来,尼克松总统的眼睛是悲伤的,没有一种放光的感觉,一般情况下轮匝肌运动的时候,会给我们一种眼睛在放光的感觉。
综上所述,轮匝肌是我们分辨真笑与假笑的重要依据,而"假笑"也因为情景的不同与各种情绪结合生成不同的含义。用心去识别别人的表情,会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学习回顾:
1. 笑容由两块肌肉一起控制的,负责拉动嘴角跟下眼角的肌肉能够受我们意识的控制,负责眼周肌肉运动的轮匝肌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
2. 轮匝肌是否收缩是我们判断笑容是发自内心还是人为做出来的。
3. 轮匝肌的收缩会让眼睛有一种放光的感觉。
4. 有时候"假笑容"是为了掩盖我们内心真正的情绪。
图片来源: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