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学期,你是否已经跃跃欲试,但又有些忐忑不安?由于从假期模式到学习模式的切换,同学们可能面临着开学状态调试的问题。但若有出现疲倦、失眠、心跳过快等以上躯体化症状,你很有可能是正经历着“节后综合征”。不必担心,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来认识“节后综合征”,帮助同学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谈起节后综合征,同学们是否会很好奇这是个什么奇怪的症状。其实,节后综合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心切换过快造成的:放假时,大家肆无忌惮睡懒觉、轻松购物旅游、亲朋好友聚餐聚会等活动进行放松。返校后,一下子从这样的放松状态切换到努力学习的状态,我们便很容易在心理上表现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低等。其实在面对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快太急,同学们要在新学期适应学习生活时加以重视。

节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睡眠紊乱:长假缺乏休息,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睡眠紊乱”。
(2)肠胃紊乱:因为假日里放纵自己的胃,火锅、烧烤、海鲜、蛋糕、巧克力和咖啡等样样不少,节后,容易出现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
(3)上学恐惧:节后,好多同学在学习生活的第一周会有很大不适,甚至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
(4)疲劳焦虑:从高度兴奋、热闹的假期回归到平静、受约束的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孤单、抑郁、烦闷、无聊等问题,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心烦气躁、疲乏无力等情况。
(5)手机沉溺:假期沉溺于网络或游戏,会导致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1)放松心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适应节后的工作或学习节奏,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
(2)调整作息时间: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搭配适当的运动,慢慢将紊乱的作息时间调回来。
(3)调整饮食:心理疲劳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
(4)制定计划:在工作或学习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步骤,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可以减轻压力,提高效率。
如果以上建议都不能调整您的状态,且症状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则需及时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

线上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热线(0591-22781672)为全校师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咨询时间为每天8:30-22:30。
线下咨询请提前预约,预约方式如下:
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电话预约:18120969212。
图片来源: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