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医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与基础医学创新实验社团在医学基础部第一阶梯教室举办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比赛总结暨经验交流会。本次活动向同学们介绍了该项赛事的比赛内容、形式与选拔过程等,并邀请5位参赛同学做现场模拟汇报及参赛经验交流。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比赛至今已举办十届,其中高职高专赛道为第四届,该项赛事于2023年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是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竞赛。我校于2023年首次选拔了2支队伍8位学生参赛(包括4位临床医学高本贯通专业学生),获得省赛二等奖2项、国赛铜奖2项。于2024年再次选拔了4支队伍16位学生参赛(包括11位临床医学高本贯通专业学生),获得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赛银奖2项。
活动中,解剖教研室主任陈英标老师就今年指导的项目《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孤束核下行投射的形态学研究》做总结分享,他指出参赛同学在备赛过程要多参与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每个环节涉及的理论知识,同时团队比赛非常考验合作能力,组员之间多交流、积极参与每次的组会交流,培养团队默契,才能在比赛答辩环节取得更好的成绩。

医学院高度重视该项比赛,医学院副院长邓元荣连续两年作为指导老师带队参与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邓院长指出,依托校级基础医学创新研究社团,通过开展基础医学实验的相关活动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最后,邓院长鼓励更多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基础医学创新实验,早科研、早临床,有效弥补课堂学时有限的不足,拓宽视野,培养医学逻辑思维,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