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我校医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于2025年1月先后进入福建工贸学校、闽侯一中、闽侯职专三所学校开展“救”在身边——心肺复苏培训,累计参与培训学生180人次。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急救教育工作,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培养师生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急救教育活动。培训课程中,我校叶榕、修丽莉、张静雯三位老师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石,为学生们详细剖析了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关键救助方法。从心脏骤停的紧急判断,强调“黄金4分钟”是挽救心脏骤停的关键,到心肺复苏的精准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科普应急救护知识。生动的案例与深入浅出的讲解相融合,让抽象的急救知识瞬间鲜活起来,学生们全神贯注,认真学习。通过生动的讲述和直观的实操展示相结合,教授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同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丰富有趣的实操互动,让同学在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方法的同时,通过模拟场景,上手实操加深对心肺复苏急救的印象。



讲师们结合PPT和示范着重讲解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践操作,技能在握。在实践操作环节,模拟人成为师生们的“急救搭档”。讲师和我校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每一次按压的深度、频率,每一次人工呼吸的时机与技巧,都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学习心肺复苏的流程。学生们纷纷踊跃参与,亲身体验急救操作的全过程。讲师则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动作偏差,提示关键要点,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精准掌握操作要领。互动教学的热烈氛围中,同学们逐渐从生疏走向熟练。




学生们认真学习急救知识。
意外总是不期而至,面对突发的心脏骤停,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在寒假到来之际,我校红十字会志愿者也借此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学生开展急救培训,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校一直秉承着“生命至上,急救先行”的理念,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人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不慌不乱,遇到突发事件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今后我校将继续积极推进开展急救教育工作,力争为我校急救教育培训工作打开思路,全方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体系,强化在校学生应急救护实操技能水平,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