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同样是感染,细菌与病毒有何区别?

发布日期:2024-03-19    浏览次数:

同样是感染,细菌与病毒两者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很多患者包括家长经常会遇到这种困惑,那么我们来听听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医学博士Pritish K.Tosh给出的答案:

细菌导致细菌感染,病毒导致病毒感染。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繁殖,但无法用来对付病毒,而抗病毒药物能帮助身体清除病毒。




PART 01

什么是细菌?


  •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他们存活在各种类型的环境中。

  • 细菌也存在于人类身体之中并以人体为宿主。

  • 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一些细菌甚至对人体有帮助,比如,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帮助消化食物。

  • 细菌是会导致疾病的,比如,细菌从肛门污染到尿道时会造成尿路感染。

  • 人与人、人与食物或是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这些细菌会导致疾病,比如溶血性链球菌性喉炎、结核病、沙门氏菌病、破伤风等。

  • 抗生素是能杀死细菌,或是能够阻止细菌赖以生存或生长活动的药物。抗生素的种类有成百上千种,但是细菌天生有着自己的基因手段以防止被全部歼灭,而那些被抗生素治疗之后存活下来、并且仍旧活跃着的细菌被称为抗生素耐药菌。


如果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那么治疗这些疾病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抗生素耐药性意味着人们的疾病变得更严重以及治疗的病程变得更长,一些人甚至因此死于之前本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抗生素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药物,使用抗生素的方式会影响到抗生素将来的药效。比起其他人,那些更依赖抗生素的人群包括:

  • 正计划接受手术的患者;

  • 正进行抗癌治疗的患者;

  • 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

  • 接受透析的患者;

  • 糖尿病患者。




PART 02

什么是病毒?


  • 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着的遗传信息的片段,这些遗传物质要么是核糖核酸(RNA),要么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 病毒需要活着的宿主,比如人类、植物或是动物。病毒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宿主体内,然后进入到宿主细胞发挥生物活性,掌控宿主的细胞机制,进行病毒增殖和复制,制造出更多的病毒。

  • 病毒导致的疾病包括:

    COVID-19(新冠),由SARS-CoV-2冠状病毒导致;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
    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导致,最常见的是由鼻病毒导致。


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被称为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的药理机制主要是阻止病毒的自我复制,也会阻止病毒进入或离开细胞。许多抗病毒药物对准的目标是病毒而不是宿主细胞,基于此,对抗病毒还是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帮助清除感染,一些抗病毒药物致力于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


主要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病毒药物有70多种,其中一些药物的问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6—1997年,新型抗逆转录病毒药被应用于治疗艾滋病感染之后,艾滋病死亡率下降了47%。病毒天生具有逃避抗病毒药物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在免疫反应较弱的患者身上更有可能发生。免疫反应的减弱会使得病毒繁殖得更频繁、时间也更长,而这增加了耐药性产生的概率。一旦对抗病毒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病毒就变得难以治疗,如生殖器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以及流感病毒。




PART 03

如何预防和治疗感染呢?



在某些情况下,很难断定你的症状是由细菌感染造成还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因为两种感染会导致一些相同的疾病,比如肺炎、脑膜炎和腹泻。此时,详细的问诊与必要的检查化验会帮助医务人员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果你的医生给你开了药,不管是抗生素还是抗病毒药物,请遵医嘱服用。另外,按时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的感染。


以下是一些预防疾病的小贴士:

  • 用肥皂水洗手;

  • 尽量不要用手去触碰脸;

  • 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若自己患病,主动避开他人;

  • 咳嗽或是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其他物体遮盖;

  • 学会如何识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 防止带细菌的宠物进入你的生活区域,也不要用手去抚摸它们;

  • 经常清洗和消毒日常接触的物品;

  • 遵守食物安全守则;

  • 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性传播带来的感染;

  • 必要时可以向医务人员咨询相关被感染的风险,以及防范更加严重的感染——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