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以更好的帮助我院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结合《标准》,进一步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

按照《标准》文件精神,在院系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争取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二)认真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工作 (负责人:余彩云、田伟翠)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由两位专职心理老师轮流值班(安排如表1)。在每次咨询结束后,心理老师要做好来访者记录,为来访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并跟踪调查。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好咨询的转介工作。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将通过心理热线、心理邮箱和网站预约等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解答。

表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咨询安排

咨询时间

咨询老师

星期一

9:45-11:30

14:00-16:30

田伟翠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星期二

8:30-11:30

田伟翠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星期三

14:00-16:30

余彩云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星期四

9:45-11:30

余彩云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星期四

14:00-16:30

田伟翠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星期五

8:30-11:30

14:00-16:30

余彩云

(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三)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宝典》(负责人:余彩云、田伟翠、黄秋莲、陈洁)

向新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宝典》,不仅让新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还让新生在开学初就对三年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有一个总体认识,以减缓其在遇问题时的紧张、迷茫和不知所措。

(四)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负责人:余彩云、田伟翠)

根据我院13级新生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在10月份对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应用SCL-90和UPI等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做好心理问题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并根据心理测评结果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

对在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发现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适当进行关注,并根据自愿原则加以辅导,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我院学生健康成才提供良好基础。

(五)开展新生心理委员培训

班级心理委员是班级学生心理动态的观察者、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发挥着以下两大作用:一是心理健康维护,即维护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及时发现班级同学心理上的不稳定因素,保证同学的心理安全;二是心理素质拓展,即面向全班同学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为此,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继续对2013级新生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水平,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配合学院开展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委员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第1次:创建小组与心理委员角色认同;(负责人:田伟翠)

第2次:团体成员自我认识与价值观澄清;(负责人:田伟翠)

第3次:人际信任以及了解基本心理咨询技术;(负责人:田伟翠)

第4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鉴别;(负责人:余彩云)

第5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理委员的行为与作用;(负责人:余彩云)

第6次:结束心理委员培训团体,处理分别情绪。(负责人:余彩云)

备注:除第1次和第6次外,益心心理协会成员均可参与。

(六)开展具有针对性主题的团体辅导

通过张贴海报,招募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本学期,预开展两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学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负责人:田伟翠)、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负责人:余彩云、黄秋莲)。

(七)指导心理社团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继续指导益心心理协会开展心理沙龙、专题讲座、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负责人:余彩云、田伟翠、黄秋莲、陈洁)

(八)继续制作心理报纸《心灵花园》(每月一期)(负责人:余彩云)

目前为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制作了6期《心灵花园》报纸,收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效果。新的学期,我们将继续制作心理报纸,每月一期。在此过程中,引领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搜集资料、相互交流过程中开阔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视野。

(九)继续指导《心理驿站》广播(每周一期)(负责人:田伟翠)

以上是本学期的总体工作计划。针对每月的工作重点,现安排如下:

2013年9月:

1、向2013级新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宝典》;

2、做好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工作方案及相关部署;

3、召开益心心理协会主要成员会议,部署本学期工作。

2013年10月:

1、组织参加心理普查工作的主试(辅导员或者益心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培训;

2、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撰写普查报告;3、着手开展新生心理委员培训。

4、落实心理委员例会,每月一次。

2013年11月:1、将普查结果反馈到各系部,指导各系部建立预警学生心理档案;2、根据需要,对新生普查中重点预警学生进行个体咨询;3、继续开展新生心理委员培训至结束;4、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适时安排专题讲座;5、落实心理委员例会,每月一次。2013年12月:

1、根据招募情况,落实具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2、落实心理委员例会,每月一次(含学期末总结)。2014年1月:1、进行本学期工作资料归档工作;2、完成本学期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时间:2013年9月5日

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13102812421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