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心”科普——什么是心理学?

2024年第1期

欢迎走近本月的“心”科普栏目,本栏目将每月定期发送心理学科普知识,文章通过将心理学与生活相结合,带领着同学们从宏观多方位的视角步入心理学的奇妙世界,穿越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快来跟我们一同开启一场智慧的旅程吧!

什么是心理学?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心理学开始慢慢步入大家的生活。说起什么是心理学?不同的想法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刷dy,有些时候会听到什么恋爱心理啥的,感觉说的挺有道理。”

“唉,还不是原生家庭的某些问题,我总能与一些博主的经历共情”

“心理学?研究人心里怎么想的呗,那些懂心理学的,是不是会看懂别人在想什么?”……

现在反问一下自己,“在你的心目中,心理学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很难回答出,其实很正常。对于没有深入接触心理学领域的我们而言,大家很难对心理学做出一个概念的界定,更多看到的是有关于心理学应用的某些方面,因为它包含了太多领域,仿佛只要人在,心理学也就无处不在,心理学也因此被人们包裹着神秘未知的色彩。在本期的栏目中,小编将会带领大家去了解心理学的本源,相信在你阅读完本期内容后,会对心理学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见解与感受。

79BE5

那什么是心理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探究一下“什么是人性?”,这个根本问题在很久之前也同样困扰着心理学家们,他们通过着眼于发生在个体内部以及从自然或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力量来回答这问题。如今,在一步步时间与实践的积累下,我们将心理学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探究。“个体”、“行为”、“心智过程”、“科学探究”也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词,同样也是我们对于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的界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四个关键词入手:

个体-心理学分析的对象

很多同学可能会发出疑问,人们不是除了个体还有群体吗?之前有听说过群体心理学,那为什么说心理学分析的是“个体”呢?其实我们确实有研究群体的,但这是心理学的另一个宏观分支,并且是与社会学领域交界的一个领域。心理学最开始研究的确实是从研究个体开始的,从“个体”延伸到“群体”。那“个体”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新生婴儿、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一位中年男子等等,但是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人类,还可以是关在笼子的小狗(此处,巴甫洛夫咳了一声)、拥有铁丝“妈妈”的小猴、一只走迷宫的小白鼠……个体既可能在其自然栖息地也可能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接受研究。

43C7F

行为-分析对象的外在状况

行为,通俗来讲就是行动,而心理学家研究的便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可观察行为。个体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交流等,这些你所能观察到的都可成为行为。

1A28A

心智过程-分析对象的内在状况

心智过程与外在行为不同,它往往是外在或者表面上我们无法察觉的,就比如现在,偷瞄一眼周围的环境,你知道身边的人都在想什么吗?也正是因为内在的心智过程难以被人们觉察或者直观的感受到,心智过程又被称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者也认识到,不了解心智过程,就很难理解人们的行为,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类的活动是在个体内部发生的,比如思考、计划、归因、创造以及做梦,因为其研究的难度与隐秘性,心智过程也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面。

8FCF

科学探究-研究个体行为与心智过程的方法

刚刚我们谈到了心智过程与行为,那怎样去研究它们两者呢?两者之间的联系又拿什么标准去衡量呢?心理学的本质是一门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性是要求其理论产生需立足于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基础之上。在之后的栏目内容中,你将会了解到,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设计了许多巧妙的方法来研究心理事件和过程,从而得以揭示这些隐秘的体验。

140C1

通过刚刚解析了四大关键词,我们再次回顾到心理学的概念:“关于个体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探究”,是不是感觉到恍然大悟呢?要真正感受到心理学的奇妙,就要领略其的独特性和统一性,在本期的末尾,我们希望你能像一个心理学家去思考,而在这一期中,我们给你带来了一个清晰而充实的概念,在下一期内容中,我们将会继续探讨对于心理学这涉及领域广泛的科学,它的目标是什么?

undefined

尾声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将心理学贴近生活,深入实践,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是“心”科普栏目创立的初衷。“心”科普栏目将会带你进入“智慧的旅行”,选择她,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

文字:柏柯帆

时间:2024年4月7日

图片来源: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