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期
欢迎走近本月的《共读一本“心”书》栏目,本栏目将每月筛选出一本经典心理学书籍并对其进行讲解。内容通过详细的介绍带领同学们步入心理学的奇妙世界,共同领略心理学大师思想的风采,使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清晰地认知自我、改善身边人际关系。本期栏目为大家带来的著作是《幸福的种子》。
人类对于幸福的探索欲与生俱来,其中,心灵的幸福又是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开始追求幸福时,往往需要进行自我探寻,以认识真正的自己。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在他的作品《幸福的种子》中,就以积极心理学的科学视角,为我们规划出了一条抵达幸福人生的通路。

《幸福的种子》
作者:【彭凯平】
豆瓣评分:8.6
内容简介: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涵盖了心理学历史、概念、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领域。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认知自我,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书中讲述了30个心灵故事,帮助我们理解“四级幸福阶梯”,即感恩与善良能提升幸福感,以及幸福可以通过培养兴趣、设立目标等自我成长的方式获得。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能等。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内容精彩节选:
1.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以此来表达他对世界一切皆变的哲学思考。
2.人类最伟大的思维活动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创造性思维。
3.不过,无论是“关系的自我”、“直尺的自我”还是“混沌的自我”,虽然不同文化心理与思辩传统不同,但如果我们查阅东西方古圣先贤的遗留,我们会发现,“自我”最终的目的都是去靠近那个永恒的真、善与美。而“自我”的唯一价值,就是实现生命最大的幸福。古代印度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解脱,古代希腊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真理,古代中国人将这种幸福定义为“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分享阅读感悟:
在《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中作者彭凯平教授以科学的态度,揭示了幸福的本质和来源,让我们明白,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实现的目标。
本期栏目到此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陪伴与关注,让我们一起在书中解密幸福真谛。愿读者朋友们在每一次阅读中都能收获感悟、启迪和喜悦。期待我们下期再见,共享阅读的乐趣!
文字:潘诗欣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图片来源: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