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心”话题

——“拒绝校园霸凌,不要让青春成为眼泪

2024年第2期

欢迎走近本月的“心”话题栏目,本栏目将每月筛选出近期社会热点事件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讨论。栏目内容分为三个环节:社会热点事件概述、心理知识科普、知行合一,通过三个讨论环节的层层深入,旨在同学们能够从中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清晰地认知自我、改善身边人际关系。

本期栏目为大家带来的社会热点事件是:福建泉州,晋江灵水中学一女生长期被同学霸凌给家人发信息后跳楼身亡。

20921

Part1社会热点事件概述

3月24日,福建泉州,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在家中给母亲留下了一封遗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与愧疚。她写道:“妈妈,我的生命将走到尽头,我无法再在灵水待下去。那些霸凌我的人每天过得如此开心,而我却感到如此痛苦。每当走进学校,看见她们,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般。请帮我洗净床上的衣物,寄给xxx。妈妈,若有来生,我还愿做你的女儿。”

这封遗书,像一把说利的剑,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她的离去,让世人再次聚焦校园中那些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校园霸凌。我们不禁要问了:“校园霸凌到底图什么,为什么?”

Part2心理知识科普

校园霸凌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周边发生的,由学生、教师或其他人员对学生实施的身体、心理或性方面的暴力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校园霸凌是一种典型的情绪失控。施暴者在暴力行为中表现出一种不正常的情绪反应,他们的情绪通常是恐惧、不安、愤怒等。施暴者可能是在受到了某种刺激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被暴力行为所伤害的学生,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闭等。

因此,防止校园霸凌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加强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在和谐、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5820D

Part3知行合一

校园霸凌的影响是深远的。受害者可能会因为恐惧和羞耻而不敢向他人求助,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甚至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受到霸凌的受害者可能会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影响未来的发展。

我们面对霸凌应该怎么做?

1.让自己变得自信

身体语言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自信是欺凌者最大的敌人。昂首挺胸,双肩自然垂下,走路时往前看,与人沟通保持目光交流,不要俯身看地,要全心投入,充满阳光,要勇敢的向霸凌者说“不”。

2.懂的求救

以暴制暴不可取,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可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保证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遇到欺凌要冷静判断危险性,尽可能拖延或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不向一群欺凌者挑战,发现欺凌者有凶器,应立即远离并告诉最近的大人。

4.及时报告

不要害怕告诉老师或者家长是懦夫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欺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510E7

最后,关于预防校园霸凌,首先是家庭之责,其次是社会体系的建议。在2017年,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十一个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个日益猖獗的校园恶魔,需要每个人的力量。对于霸凌,我们每个人都要说NO!!

564B4

本期的栏目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下期再见!

文字:田婧怡

时间:2024年4月30日

图片来源: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