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疫情再起波澜,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考验与挑战。由于校园封闭管理,有一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为帮助同学们积极应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带你一起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方法。确保同学们能够以乐观、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1、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疫情当前,即使宅居在校,也要规律作息,维持学习和生活的节奏,规划时间,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线上学习任务,让学习生活充实起来,劳逸结合,提升生活质量,培养学习的乐趣。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不仅增强抵抗力,也有利于我们的睡眠。在校时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在床上刷手机、开灯睡觉等。

2、充实生活内容
休息时听轻音乐,做娱乐活动。每天练习深呼吸2-3次,吸气时让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让腹部缓慢放松,因地制宜做体育活动,如伸展运动、太极拳。也可以将精力放在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如打扫宿舍、跟朋友视频聊天、睡前回顾今天发生的让自己开心的三件事等。

3、积极与亲友沟通,获得情感支持
校园封闭管理,同学们可能会感到孤独。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和有相似情况的同仁联系密切接触者等,在治疗或者隔离观察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倾听,构建心理抗疫同盟。

4、适度关注主流媒体
认真了解官方媒体关于新冠病毒的报道。不信谣、不传谣。也要认真了解相关的科学报道,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少出门,出门佩戴口罩,注意监测体温,察觉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5、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
当我们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我们首先要允许自己接纳这些负面情绪,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引导和积极暗示。也可以尝试正念,正念被心理学界公认,缓解精神紧张,提升睡眠质量,可以疗愈并保持现代人心理健康。实际上,它是大脑的一种刻意练习,它能随时随地给大脑按个暂停键,清除杂念与压力,让我们的大脑得到高效的休息,常有“正念冥想5分钟等于深度睡眠1小时”的比喻。同时,也能通过冥想练习,提升我们大脑的专注力、创造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6、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始终难以自我调节、失眠严重时,可以拨打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援助热线:0591-22781672(每天8:30-22:30);线下咨询需提前预约(周一至周六7:50-20:50)预约方式如下:电话预约:18120969212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图片来源: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