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期总33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犹如不停旋转的陀螺,被各种任务和责任所鞭策。白日的时光仿佛被无形的压力所蚕食,而当夜幕降临,本应是舒缓身心、坠入甜美梦乡之时,却成为一些人对生活的“反抗”。他们拖延着入睡时间,企图在夜晚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时光。这种现象被称为“报复性睡前拖延”。这种“拖延”是怎么产生的?它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探寻睡眠与拖延之间的奥秘,踏上健康睡眠之旅。

为什么晚上不想睡?
人们常常觉得白天的生活充满压力与变数,难以掌握,而夜晚时间则可自由支配。在白天,人们所做之事往往是“应做”而非“想做”,这就难以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因此,晚上成为了人们放松和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刻。这种对白天压力的抗争,以及对自己时间的“夺回”,使熬夜成为一种带有报复性质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带来的满足感,实际上源于一种“补偿心理”。这便是人们会觉得晚上手机更好玩的原因。

为什么白天醒不来?
曾经,睡眠宛如一趟宁静的旅途,带领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然而,“报复性睡前拖延”却如同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打乱了这美好的节奏。它悄悄地潜入我们的夜晚,让我们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迟迟不愿入睡。于是,我们的睡眠质量开始下降,身体和心灵也渐渐失去了平衡。压力和焦虑逐渐侵蚀我们的内心,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也变得低迷。原本充满活力的白天,以及本该醒来的我们,似乎皆被这个“小精灵”搅得一团糟。

“睡前拖延治疗箱”
为了帮助大家摆脱报复性睡前拖延,重回睡眠的怀抱,我们特别推出了“睡前拖延治疗箱”供大家使用。
1.限制手机的使用:在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白天的时间,完成任务,避免事情堆积到晚上,这样可以减少睡前的压力和焦虑。
3.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保持相同的睡觉和起床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规律,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4.创建睡前仪式:在睡前进行一些固定的放松活动,如泡个热水澡、阅读一本轻松的书或听轻柔的音乐,让身体和大脑知道该进入休息状态了。
如果您受到报复性睡前拖延的困扰,且以上建议都无法调整您的状态,可以来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帮助。
线上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热线(0591-22781672)为全校师生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咨询时间为每天8:30-22:30。
线下咨询请提前预约

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电话预约:18120969212。
文字:蒋俪铭 徐佳盈 张丽珍
审核:叶海
时间:2024年3月25日
图片来源: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