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百花盛开,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由于春季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多变的天气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较为频繁,成为心理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在春季的各类精神疾病中,春季抑郁症较为常见。

那么春天为什么会让人更加致郁呢?与以下几点有关:
1.心理落差:对春季的期待和自身心情的反差,会让受季节性情绪障碍困扰的人感觉更糟。想到春天那么美好,要是自己的心情不能随春天的到来而好转,这种反差可能反而会让人心情更糟糕。

2.社交压力:春天来了,大多数人都会找亲朋好友一起出去游玩,而此时如果自己孤独宅在家,就会产生抑郁情绪,觉得自己与别人似乎格格不入,心情可能会更加低落。
3.天气变化:相对于夏季和冬季,春季的天气更加不稳定。上一秒还太阳当空照,下一秒却乌云密布,忽热忽冷,猝不及防。这不稳定的天气会导致人们脑内的一些情绪的激素水平产生波动,更容易在春天感到抑郁不安。

4.花粉过敏:研究表明,过敏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春天是个百花齐放的季节,花儿虽很美,但对于花粉过敏的人来说就是危险的存在了。花粉过敏会让身体释放细胞素,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胃口和心情,那患抑郁症的风险自然而然就高了。

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春季抑郁呢?
1.户外活动避免情绪化:研究表明,每周花120分钟做一些户外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在精神上感觉更好。你可以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或走到郊外去见见大自然。
2.有氧运动转移注意力:有氧运动(慢跑、健身操、开合跳等等)可使注意力得到转移,情感得到发泄,降低人们的紧张焦虑感,对抑郁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

3.绘画音乐表达内心情感:有很多研究证实,音乐有调节情绪、释放多巴胺、调动积极性的作用,而绘画是越过语言直接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两者都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被广泛用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
4.写作疗愈提高存在感:写日记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通过日记把自己无可诉说的故事和秘密表达出来,及时释放不良情绪,提高自我存在感,对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5.药物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已知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复诊,并且要按照医生吩咐用药,不能自行改变用药量,更不能擅自停药。在服药的同时接受心理治疗,结合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解决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问题。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援助热线:0591-22781672(每天8:30-22:30)线下咨询需提前预约(周一至周六7:50-20:50),预约方式如下:电话预约:18120969212上门预约:学生服务中心1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图片来源:部分AI创作